由于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还比较低,养殖技术水平相对落后,造成国内生猪价格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高。有社会與论认为,大量进口国外猪肉,不但可以减少国内生猪的养殖量,减少排放保护环境,同时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肉食需求, 降低老百姓的生活成本。而限制进口是“有便宜货不要,非要以高价去购买”,是让广大老百姓承担损失,来保护小数人的行业利益。
随着我国加入WTO,国际贸易和对外交往日益频繁,我国进口猪肉的条件也逐步放宽,根据商务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月度统计报告显示,国内进口猪肉及其副产品总量从2009年52.8万吨增加至2013年的139.5万吨。尽管进口总量相对于国内5000多万吨猪肉消费市场只是杯水车薪,对我国猪肉的供需平衡微不足道,但作为消费全球近一半猪肉产量的国家,猪肉价格掀动着老百姓的生活成本,就不得不提高警惕。
“肉贵伤民,肉贱则伤农”,利用进口猪肉来调控国内生猪价格, 是缓解“猪周期”的有效手段之一。但决不能被唯利是图的商家,高呼大量进口猪肉是平物价、保民生的花言巧语和伪善所蒙蔽,他们只是想从中赚取巨额的差价。 致力发展规模化养殖,持续提高国内生猪养殖水平,降低生猪价格,保障猪肉供应才是正道,而不是通过大规模进口,猪肉进口不能进入欧美国家设下的圈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