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查显示,苏州8月的生猪售价为每50公斤760元,较7月的675元上涨85元,涨幅为12.59%,这一价格也高于去年同期的740元。同期的养殖总成本也在增加,8月的头均养殖总成本为1402元,较7月增加6.35%,涨幅要明显低于价格上涨幅度。
受此影响,苏州8月的养殖净利润大幅增加,从7月的头均2.77元的微利大幅增加到8月的81.64元,头均增加78.87元,增长近30倍。与去年同期的净利润相比,增幅也高达112%。
生猪价格在7-8月呈现出连续上涨态势,且涨幅在扩大,基本摆脱上半年的低迷态势。从成本上看,仔畜进价在连续上涨,已从6月的每头325元上涨到8月的450元,这为后续的价格上涨提供了成本支撑。而四季度为猪肉消费的传统旺季,在成本上升和市场需求保持常态的情况,后市生猪价格持续小幅上涨概率较大。
来源:苏州新闻网
猪市缺乏利好 猪价弱势调整
9月11日,据农博畜牧统计,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5.09元/公斤,与昨日收盘价格基本持平;猪粮比5.56∶1,与昨日(5.54∶1)相比上涨0.36%。
目前全国大部分主产区,适合出栏的生猪数量相对于不旺的消费需求来说还比较充足,因此猪价以小幅震荡调整为主。东北、山东等地区由于屠宰企业压价、散发猪病等综合因素打破养殖户心理防线,生猪出栏量增多,导致市场供过于求,猪价从8月末开始震荡下跌并延续至今,近两日降幅收窄,今日降幅在0.1-0.2元/公斤之间。
大中院校开学、中秋节等并没有如预期般带来消费量的大幅提升,部分地区又陆续向市场投放储备肉,利空消息影响猪市,猪价微幅下跌的现象逐渐影响到华中、华南地区,西南地区的高位猪价也面临冲击。虽震荡幅度不大,但明显打击了养殖户的积极性,抑制了猪价上涨的势头,后期猪价大涨或成小概率事件。
从猪周期方面来看,由于生猪产能的持续淘汰,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,全国生猪供应将处于偏紧状态,猪价目前处于猪周期的上行通道,因此养殖户应理性面对当前调整局势,把握时机,适时出栏。
摘自:博亚和讯网
未来在国庆节消费拉动下猪价格仍将稳步上升
中秋节需求不高及养户出栏量增促使9月以来生猪价格一路下滑,据数据显示当前从8月27日的15.32元/公斤下跌到15.04元/公斤,今日全国同期价格下跌4.99%,只有北京、海南、甘肃三地超过去年。
由于此次猪价回调加大了大猪出栏量,后市市场可出栏大猪供应压力缓解,预计短期猪价跌幅有限,未来在国庆节消费拉动下,价格仍将稳步上升。不过,为稳定“中秋”、“国庆”期间猪肉价格和市场供应,近期陕西榆林和青海、山东青岛等地陆续投放储备肉,投放日期持续至国庆节结束,这将对后市猪价上涨产生一定阻力。而且,根据2013年走势来看,十一之后,节日效应不在,猪价将延续不温不火的状态,价格位于低位徘徊,不会有大波动。 根据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情况,未来如无大的疫情干扰,仔猪市场供应量将趋紧。按母猪生产周期推算未来一年内仔猪理论供应量变化,预计2014年下半年仔猪供应量4.2万头,较2013年下半年有所下降;2014整年仔猪供应量预计8.2万头,较2013年下降3.5%;2015年上半年仔猪供应量预计将继续下降。从仔猪供应量推算上市育肥猪供应情况,2014年9月份以后生猪供应压趋缓,预计2014下半年生猪出栏量为3.5万头,较2013年下半年减少1.84%,2015年4月以后育肥猪供应更加趋紧,这些因素将有利于新一轮猪周期的真正开启。
但饲料原料特别是玉米的价格上涨侵蚀了不少养殖利润。那么,到底是哪些因素推动了近期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呢?
首先是今年国家前后下达四批临时储存计划,目前国家第四批临储玉米计划已结束,市面玉米流通量较少;其次,农民手中余粮不多,玉米深加工企业为增加库存不断提高玉米价格;再次,今年受转基因事件影响,我国进口玉米数量减少